在制冷装置中,我们通常能看到的就是系统的高压和低压。在一些制冷系统,如空气源热泵、小型氟利昂冷库等装置中,都安装有高低压表。而家用空调、冰箱、除湿机等小型制冷装置,因成本原因,往往不安装高低压表。很多同行不理解为何需要测试高压和低压。
制冷剂好比人体内的血液,通常人体内血压偏高或偏低都是不正常的。例如,老年人容易得的高血压,其成因可能是血管中脂肪堆积(或其他原因)导致血管中血液流通的实际面积减小,阻力增大,需要提高血压来帮助血液流通。在制冷系统中,管路、热力膨胀阀等的脏堵也会导致高压瞬间升高。
我们以分析高压为例:高压是指节流前的压力,也称为冷凝压力,其物理意义是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的一个饱和压力。这个压力通常与冷凝器有关,比如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效果、换热介质以及工况等。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冷凝压力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工况的温度。比如风冷式换热器,冷凝温度通常比工况温度高15-20℃左右。一般家用空调外侧设计参数为工况温度35℃/24℃,其冷凝温度设计值为54.4℃。在分析高压不正常时,我们首要考虑的就是换热器是否正常。冷凝效果不好的,高压通常会偏高。我们总结了如下冷凝压力故障类型:冷凝压力故障通常有三种:
01. 冷凝压力过高;
02. 冷凝压力偏低;
03. 压力振动;
冷凝压力过高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a) 制冷系统中存在空气或其他不可压缩气体;排除方法:通过使用回收系统启动并运行系统,直至系统达到运行温度,清除冷凝器中的气体。如有必要,再次进行清除。
b) 冷凝器表面面积过小;排除方法:更换较大的冷凝器。
c) 制冷系统充注过多;排除方法:回收制冷剂直至冷凝压力正常,同时确保视液镜保持充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