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太脏:最常见的“元凶”
冷凝器太脏是引发上述问题的最常见原因。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却凝结成液态。由于冷凝器的工作温度相对较高,以行业常见工况为例,其进出水温度通常为 32/37 摄氏度。
对于冷水机组而言,冷却水一般采用开式系统,冷却塔的喷淋水在循环过程中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尘埃。同时,温暖潮湿的环境也为藻类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这些杂质随着冷却水进入冷凝器后,会在冷凝器的管壁上逐渐沉积,形成水垢。水垢的导热性能极差,它的存在会严重阻碍热量的传递,导致机组冷凝器的换热性能急剧恶化。随着水垢的不断积累,冷凝器的接近温度会逐渐提高。
冷却水流量异常:容易被忽视的因素
冷却水流量异常也是导致冷凝器接近温度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制冷系统中,冷却水的作用是带走冷凝器中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如果冷却水流量偏小,冷凝器就无法充分地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从而导致换热恶化。
要检查冷却水流量是否异常,首先需要查看冷却水水泵工作是否正常。水泵是冷却水循环的动力源,如果水泵出现故障,如电机损坏、叶轮磨损等,就会导致冷却水流量偏小。当冷凝器工作在层流区域时,流体的流动状态不利于热量的传递,会进一步加剧换热恶化,使得接近温度增大。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冷却水水泵,确保其正常运行,对于维持制冷系统的正常换热至关重要。
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异常:数据的“误导者”
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监测元件,它们能够实时反馈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信息,为技术人员的调试和维护提供依据。然而,当这些传感器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系统显示的数据不准确,从而误导技术人员对系统状态的判断。
如果怀疑是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异常导致冷凝器接近温度显示异常,可以通过更换其它正常的压力或温度传感器进行判断。也可以在机组冷态时进行判断,观察冷凝器和蒸发器压力是否平衡。如果压力不平衡,说明传感器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修或更换。
雪种充注过多:适得其反的操作
雪种,即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循环的关键物质。在制冷系统的安装或维护过程中,如果雪种充注过多,会使冷凝器内制冷剂的液面过高,从而减小了冷凝器参与冷凝换热的有效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