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部件有关温度都有正常的温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属不正常的状态。造成这些不正常的因素可能故障,也可能是调整不正确,但都要分析它的原因,并及时处理或检查。这些温度点难以用温度计测量,一般只能用手感来估计,然后判断是否正常。
(1)排气温度的影响排气温度超高: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超高,或是冷凝温度超高所造成,必须引起注意。排气温度过低:手摸排气管不烫手,这说明吸气温度特别低,压缩机可能湿行程运行或系统工质相当少的运行状态。
(2)机壳温度变化对压缩机和制冷系统的影响全封闭往复活塞压缩机机壳外表的温度场可分两部分:
上机壳:受吸入蒸气的影响,温度比较低,处在微热或稍凉范围,估计在30℃左右,在吸气管的周围局部机壳表面有结露水的可能。下机壳:电动机的发热量和被冷冻油带出的摩擦热量,主要由蒸气带出机壳。
1)机壳温度过高的影响及原因机壳表面温度超过正常范围制冷系统的吸气温度过高(高于15℃);过高的热蒸气进入压缩机,吸收机壳内热量后,使蒸气的温度更高,从而使机壳的温度上升;过热蒸气的温度上升很高,机壳的温度也升得很高,对油的冷却不利,这会影响运动零件的润滑,加速磨损,严重者使轴承抱轴,另外还会引起排气温度上升。
2)机壳温度过低的影响及原因机壳表面温度低于正常范围吸气温度太低(低于15℃);它对冷冻油和电动机绕组的冷却都有利,但制冷量有所下降;当吸气温度特别低时,会使大半只机壳结露,就有液击的危险,这是对压缩机的致命打击,应特别注意;同时冷冻油内溶解大量的制冷剂,不利于运动零件的润滑。
(3)凝器的温度状况正常情况:前半部散热管很热,且其温度有缓慢缓慢的逐步下降的均势。后半部散热管的热感程度与前半部相比有较大的降低,这是由于后半部管内制冷剂已逐步液化,已达到冷凝温度和过冷温度。
不正常情况:前半部不太热,后半部接近常温(环境温度),其原因是压缩机吸信湿蒸汽制冷剂时或制冷剂量不足。另一种是整个冷凝管都很热,其原因是制冷剂量过多或通风量小,或环境温度高。
正常情况上半部比较热下半部是温热。不正常情况整个壳体都不太热,其原因是制冷剂量不够;另一种情况是整个壳体都很热,其原因是冷却水量不足或散热效果差。
(4)贮液器的温度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吸气管用手摸感觉很凉,并结有露水。冷凝器散热差,冷凝温度高或制冷剂量充注过多。
(5)液体管温度状况温热;不正常:比较热。冷凝器散热差,冷凝温度高或制冷剂流量过多。